最好的界面是没有界面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曾丽霞翻译,原文作者:Golden Krishna,网址:http://www.cooper.com/journal/2012/08/the-best-interface-is-no-interface.html

“Atmadm.”

我们的工作就像一个关于字母游戏的噩梦。

“chkntfs.”

“dir.”

dos86_goldenkrishna

(来源:vintagecomputer.net

在1984年,苹果采用了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WIMP系统——窗口,图标,菜单,指针——使我们快速的远离了DOS下的那些可怕的命令行,并进入图形用户界面的世界。

applelisa_goldenkrishna

Apple’s Lisa. (来源:Guidebook Gallery

继续阅读最好的界面是没有界面

体验地图:获取用户需求的实用工具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曾丽霞翻译,原文作者:Ellinor Johansson,网址:http://www.antrop.se/blog/2011/08/31/experience-mapping-a-useful-tool-to-gain-customer-insights/

最近,我一直忙于几个项目,这些项目的目标是对用户的某些特定使用行为进行深入了解。我们旨在为优化服务提供理论基础,为实现这个目的需要使用一种与以前用于理解用户行为(的方法)略有不同的方法。

这些项目的目标是:

  • 理解用户。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行为方式为什么是这样的?
  • 综合整理用户对服务的体验。用户首先受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体验过程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令他们感到喜悦,又是什么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 开拓出有关服务的新思路。我们如何做到在恰当的时间为用户提供适当的服务支持?这又要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呢?

什么是体验地图?

在这些项目中,我们已经使用了建立用户体验地图的方法。这种方法从大处着眼,聚焦用户体验,并且从用户的角度去探究体验的内在机制。

体验地图的基本思想:

  • 以用户的视角来审视服务过程。
  • 依据时间变化描述用户体验。
  • 标出正面和负面的经验值。
  • 为跨界分析打好基础。
  • 识别服务优化和服务创新的机遇点。

为什么要使用体验地图?

这个工具的强大之处在于,从始至终你一直在以用户的视角来审视体验过程。在地图中选择和精确定位用户的体验值,触发创意和发掘新观点的这一过程,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实施的。

此外,用户在体验地图中会不断地跨界前进,公司内部部门之间的隔阂会对最终的体验产生影响。这些边界会给用户造成阻碍,而影响了用户体验,最终会影响到公司业务,体验地图是有利于及时发现这些阻碍。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由于项目的机密性,我们不能展示实际地图,但可以虚构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该工具。

在这个例子中,体验地图描述的是用户的一次火车之旅的体验。在案例中,人物角色是“琳达——偶尔的旅行者”。地图提供了关于用户在这整个过程中体验的概述,突出在这一过程中的正面和负面体验。从我们有乘火车的动机开始,接着买票,然后是乘车,直至最终到达目的地。在地图上点的位置是对用户的相对正面或负面体验的粗略估计。星标标记与铁道部门会员的优惠体验有关。

ExperienceMap-TraincompanyX-v61

进一步探索

这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工作,我们最近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来阐述和介绍体验地图。星巴克的例子一直是灵感的源泉,该例子作为一种体验地图的使用方式被conifer研究机构所讲授。此外,关于用户体验地图的博客帖子也激发了我去尝试一些新的想法。

[博客]产品初体验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孙启玉翻译。

First Time User Experience是交互设计师Krystal Higgins的个人产品测评博客,测评对象涉及手机应用、电脑软件、web工具、可穿戴设备、实体产品等,主要以手机应用的测评为主。作者记录了自己日常生活中使用多款产品的初次用户体验,通过对其交互体验评估来展示产品中优点和不足,并对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交互设计初学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种收集案例的习惯和分析能力,是每一位交互设计师必须具备的。

博客网址:http://firsttimeux.tumblr.com

tumblr_n17y7zIMVQ1sg6x7fo2_250 tumblr_n17y7zIMVQ1sg6x7fo3_250

上面的截图展示了我初次使用Todoist这款针对ios平台To-do类应用的用户体验。

优点

  • 尽管这款应用预先需要一个账户,但是它提供了一个快速选择项允许用户使用一个已有的谷歌账户(如果他们有一个的话)。
  • 应用初始页面使用空白来让用户注意到帮助内容。
  • Todoist没有使用过度拥挤的引导角标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暗示。当用户触发应用特定状态或者屏幕的某一部分时,应用就会弹出小方框。

不足

  • Todoist有一面“签名墙”,在能够使用任何创建列表功能之前,它要求用户创建一个账户。应用预先没有澄清为什么一个账户是必须的。有些to-do应用允许用户不用账户就可以创建列表。
  • 如果选择谷歌账户登录,应用请求获取用户公开的谷歌档案信息,但是没有解释这将如何使他们获益。
  • 尽管空白的帮助/教程链接很有帮助,但是它迫使用户离开应用场景转换到Safari中,需要用户做额外的工作。
  • 某些情况下,渐进式的提示有点过头了。最开始的3条提示持续展现,只要一条被忽略,另外一条马上被触发显示。可以说,在项目菜单中“编辑”标签是无需提示,不言自明的,并且“+”图标旁边陪衬文字会比用一条提示来说明的效果更好。

[晓生采访第十五期]郑冬平:上善设计之道

Toby

郑冬平,深圳市上善工业设计有限公司(http://www.azdesign.com.cn)创始人之一,现担任设计部总监。

2006-2009年任职于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深圳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成长于一支热爱设计且实力雄厚的设计团队。2010-2012年受聘于(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担任产品与用户交互研究部门主管,管理并扩大团队,从全球500强企业的历练中,实现了设计到设计管理的提升。

获得国际奖项:

  • reddot design ranking 2013 | design studio No.3
  • reddot design award winner 2013 (Muscle Guy)
  • reddot design ranking 2012 | design studio No.6
  • reddot design award winner 2012 (Easy Pressing)
  • reddot design award winner 2012 (Eye Genius)
  • Good design award winner 2012 Nomination (Mini MCV 2000)
  • reddot design award winner 2006 Best of the best (Off-Snow Device)

国内奖项:

  • 2013中国红星奖(三项)
  • 2013中国制造之美(两项)
  • 2012省长杯专项优秀奖(视频会议终端)

从业八年,一方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设计服务,上百款产品成功上市,为客户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制定长期发展设计战略; 另一方面以全新的理念打造国际级精英设计团队,创业两年连续获得红点概念奖全球十大最具创意设计机构排名便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1.先介绍下上善设计吧。

33

上善设计是一支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设计团队,为客户提供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工业设计服务,已经连续两年荣登德国红点奖全球设计机构Top10排名,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度排名中拿到全球排名第三的荣誉,这将让我们更加坚定以设计品质为先的发展路线。

2.上善设计的核心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可以举一两款案例简单说明你们的工业设计流程?

image

上善设计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明确了以“善设计”作为核心设计理念,并在我们所做的每个项目中得到贯彻。简单来讲,“善设计”就是对的设计,解决问题的设计,传达善意的设计。

Step1.了解硬件信息和用户。我们的设计师会跟硬件设计团队研究如何改进元件的摆放堆叠,为设计创意提供尽可能大的发挥空间。

分析目标用户群,这些前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与用户体验的方法是相通的。8 

Step2.草图创意。设计的核心阶段,产品的雏形在设计师的笔下诞生。1 

继续阅读[晓生采访第十五期]郑冬平:上善设计之道

情感化设计

walter-designing-for-emotion

注:本文选自《Design For Emotion》第一章,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王秀丽翻译,原书作者Aarron Walter。
仅供学习参考,请勿转载。

变革:失去的和发现的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在思维与创新的连锁反应的驱动下,工业革命席卷了西半球。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我们发现了把原料开采转变为设备生产的方式以及交通运输系统和农业工具,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爆炸性创新。创新就像是轧棉机、机床、蒸汽机、电报和电话,呈现了一个充满机遇和繁荣的未来。

尽管工业革命来自于人类进步的乌托邦愿景,但人类往往是被留下的。像铁匠、鞋匠、锡匠、织工等其他技能熟练的手工艺人们渐渐地放弃了他们传统的贸易方式,改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厂加工模式。随着机器的发展,人们的双手逐渐从日常物品生产中解放出来。

但是有些东西阻碍着人走向进步。19世纪中叶,随着大规模生产的不断扩大,工艺美术运动试图保护手工艺人在国内商品生产中的角色并赋予它人情味。这些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崇敬他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所设计的、建造的和使用的东西。他们意识到,一个手工艺人在他们的工作中留下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点点东西,将会是在未来很多年都能带来享受的真正的礼物。

继续阅读情感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