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介绍下自己吧。
@XDash,魔都挨踢男,曾在盛大文学和创新院任职,现在一家小而美的互联网创业团队继续学习。业余折腾博客同步控三年半。晓生的学弟,因初出茅庐在晓生博客获益良多,故也非常乐于通过这里,将我的一些浅薄思考分享给读者朋友。
2.为什么对“同步”那么有兴趣呢?
出于实际需求、行业判断和个人恶趣味。
实际需求:我的电子设备比较多,平时会根据不同场景选用不同的设备来工作/娱乐,因此为了降低平台切换成本,会优先选择有同步功能的产品。
行业判断:三年半前(我刚开始写同步控那会儿),已明显能觉察到移动互联网处在爆发前夜。移动设备的高速增长趋势、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用户使用习惯的逐渐迁移等,都需要一个从桌面到移动的无缝迁移方案,而同步就是为此而生。
恶趣味:本人是科幻电影/动漫/特摄爱好者,类似同步的技术在这些作品里其实早已屡见不鲜,而且,耍起来都超酷有木有。
3.同步有哪些实际的应用场景呢?
在办公室的工作电脑上处理一半的文档,直接同步回家里的私人电脑方便继续加班(好苦逼);乘坐火车出差途中,客户临时要求改动方案,掏出 Pad 改完,立即同步给所有业务伙伴以确保版本最新;中小型团队之间,跨地域的文件共享和协作;还有临近考试,把没背熟的公式定理录入 Evernote,考场上悄悄掏出手机…(喂)
4.云计算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同步和云的关系是什么?我理解是同步是云重要的功能。
乔布斯认为,Dropbox 只是一项功能,还谈不上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同这种观点。
同步这个动作本身只是一个开关、一种机制,负责将赛博空间一端的数据传双向传递给另一端(也就是经常被拿来炒概念的“云、管、端”中的那个“管”)。而这些被同步的数据如何利用、如何发挥在某一适用设备/场景下的最大价值,才是最终目的。
所以同步本身并不构成核心竞争力。几年来我已看过不少主打“云同步”噱头的移动项目(比如手机联系人同步)搁浅,究其原因还是不知道同步完这些数据该怎么用。——所以炒概念没有意义,落地才是实际。
5.DropBox的体验很好,学习成本非常低。你认为它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决定因素当然还是产品稳定好用,又简单。稍微外围一些的因素也共同奠定了它今天的成功,比如美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的成熟、用户需求量足够大、开放 API、创意的营销方案…当然还有一些运气和对手的败笔,可以参见我此前翻译的这篇八卦文章《Syncplicity 创始人的血泪控诉:为什么 Dropbox 比同类产品更受欢迎?》。
6.国内也有相关产品,比如百度云和金山网盘等,你最看好哪款产品?
巨头里,百度和腾讯最有实力,这种实力来自于产品基因和市场能力,相比之下其他大公司的都或多或少有欠缺。国内小团队里,比较看好云诺。
7.你认为,衡量百度云这样的产品核心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可能需要从产品团队角度和普通用户角度来分别回答。因为至少目前在我看来,对中国最广大的普通网民用户而言,“云同步”这个概念依然太过超前。大部分用户仍然将理解停留在“网盘”层面,相应的用户行为也仅表现在普通的存储相片、音乐、电影,或是提供外链扩散。同步依然是偏小众的,会与主推“云”概念的团队预期有落差。(晓生:设计手机通讯录时发现,大部分用户无法区分“同步”与“备份”)
对产品团队而言,我认为现阶段核心标准可以是衡量用户日上传文件的数量。这个标准既反应了用户真实的活跃度、留存度等数据,同时又为抢占用户习惯、提高平台迁移成本服务,且云端文件越多“秒传”得就越快越有优势。(晓生:对于“秒传”我的期望是,将文件拖拽至云产品界面中,打开手机不用查找立即看到新增文件,哪怕这个文件还没开始下载)
对普通用户而言,现阶段他们眼中的首要标准还是空间足够大、速度足够快(但潜意识里服务商的品牌要靠谱)。
8.面向普通用户的云产品,有发展趋势吗?目前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你估计再过几年,这些产品才会发展成熟成为主流应用。
有啊,太有了。设备推出再丰富一点、平台竞争再激烈一点、市场教育再便宜一点、大家手里的银子再多一点(以上四点简直是一定的),云产品的需求毫无疑问会水涨船高。
近两年的移动互联网项目虚火过旺,今年退烧后格局洗牌,大公司相对有优势一些,但仅指的是面向普通大众网民的产品类型。一些垂直的项目还是有机会的。同步若视作一种功能,便不存在爆发一说,只与产品本身是否有必要加入这个 feature 相关;但若视作 Dropbox 这样的产品,那么中国网民要达到目前国外用户的接受程度,可能还需要2-4年。
9.移动和云有很好的结合点,电脑和手机因为设备的特性的原因,承担的作用也不一样,你以为手机的哪些特性可以被利用呢?
手机的“移动性”天生就是最大的优势,极大拓展数据的适用场景,为随时随地的办公/生活/娱乐创造了可能。当然,移动端相对更侧重于消费内容一些。
从功能增强来说,例如 Evernote 移动版通过 GPS 判断地理位置,能筛选出在当前所在地附近同步上传的笔记条目,于是方便将私人事务与公司事务区隔。
从交互创新角度来说,运用 GPS+加速感应,能够实现类似 Bump 的“摇一摇”文件互传;或是 GPS+陀螺仪+拖拽操作,实现从小屏幕直接拖拽文件到大屏幕。
从附加贡献来说,对于手机最重要的身份识别资源——号码,通过云端同步和智能匹配,也能为打通其他服务的真实用户账号体系做贡献(虽然也常常被邪恶的产品利用)。
10.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数据传输和快速同步的问题,比如想小文件(如一张图片)从电脑传到iPad,用DropBox等产品速度太慢,最近用“消息速递”,有其他产品推荐吗?
如果因为速度原因暂不考虑国外产品(包括 iCloud 本身),那么国内目前主要就消息速递稍微有点知名度,但他们也转去做“有声照片”了,足可见这类需求市场是多么狭窄 ╮(╯▽╰)╭ (其实还有家叫快牙的,我在等他们发布电脑和 iOS 版)。
虽然我跟晓生有类似对速度方面的需求,但目前我也只是苟且地用国内云存储服务作为中转,尚能忍受。
如果对国外服务速度不介意,想要的是方便,那我还是倾向于什么样的数据格式就找专门的应用来解决。比如剪贴板里的文件,有 Pastebot;To-Do List,有 Clear、Doit.im;日常记账,有随手记;浏览器地址栏的一条网址?省省复制粘贴吧,咱有 Chrome 。
11.你现在常用哪些同步工具?
云存储 x 3:Dropbox(私人文件)、云诺 Yunio(工作文档)、百度云(给爸妈分享日常生活照片) ;
云记事 x 2:Evernote(啥都存)、ByWord(写日记);
To-Do List x 3:WunderList(项目任务)、Clear(鸡毛蒜皮)、Doit.im(多人协作);
电子书 x 2:Kindle、多看阅读;
背单词 x 2:有道词典(英语)、开心词场(日语);
音乐:QQ 音乐(正从虾米迁移过来中);
漫画:布卡漫画(神器);
延后阅读:Instapaper;
浏览器:Chrome。
最近刷微博又添一枚新宠:WeicoPro,因为加入了转存到 Evernote 功能,比微博资深的收藏功能给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