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总结

2011

虎年即将结束,人言本命年“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幸有红裤衩趋吉避凶,平安无事。趁年底放假之际,总结博客和工作进展,计较得失,展望未来。

目前博客PR值3,一年共计有效博文57篇,由于图片丢失掩藏15篇,平均每5天更新1篇,主题有手机交互设计、信息架构和推荐系统,产品管理方面的文章暂为0篇。起初写博客的目的只是单纯的表述个人想法和学习笔记,积累和组织知识之用。年中转型为产品经理之后研究信息架构,扩展范围学习推荐系统,逐渐形成自己的写文章标准:

  • 不转载,减少他人获取重复信息。
  • 紧扣主题。年初研究交互设计,后期进阶为信息架构,适当拓展研究范围。
  • 体现文章价值。以个人总结和探索为主,只写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文章,适当照顾读者的知识面。尽量具体到实例,但部分想法个人没有完成理解透彻,难以深入浅出,所以会导致部分文章晦涩难懂。
  • 不扯陌生内容,免得贻笑大方,不埋怨不扯淡。
  • 不盲从他人意见,保持怀疑的态度。
  • 文字简练,保证文章逻辑,便于阅读。当然写作技巧还是需要持续提高的。
  • 不涉及工作内容,避免无意泄密。

研究手机产品设计一年半,但至今还没有看到比较详细的学习资料,从最基础的设计技能到高阶的设计方法都很缺乏。既然没有,那就自己写。遂想自学并逐步弥补空缺,本预计有以下研究课题:

  1. 学习资料。一直在收集,并不断在文章中分享,眼界决定能力。某位同行问设计师:为什么这么设计?答曰自己的心爱的Nokia就是这么设计,自我感觉很好用。
  2. 基础技能,比如如何画流程图、写交互设计规范文档和考虑周全。在学习流程图时,个人并没有遇到障碍,但据其他初级交互设计师反映不会画。
  3. 手机交互设计方法,比如如何在手机上排版和应该遵从的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早期总结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挥实效。在设计时如脑中存有过多的约束条件会严重影响发散思维。
  4. 网页设计方法。网页已有人物角色、可用性测试、启发性评估、情景故事法和AB测试等等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法,如何把这些方法引入手机产品设计中。
  5. 方案评价标准,如何评价交互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同行的文章多是描述设计方案,缺乏方案之间的横向比较。
  6. 高阶的设计方法。当设计师解决基础的设计技能之后,遇到的障碍必然是如何设计出更优秀并且与众不同的产品,毕竟设计师都会认为产品相似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如时间充足和有项目经验,完成1/2/3/4/5并整理成书应该不难,但已经转型为产品经理,没有精力去整理了,写下来留给其他同行继续研究。其中主要的困难是大量的项目经验、有目的的设计实验和扩大知识面,这也是设计类文章浮于表面的主要病因,多以点和线为主,缺乏面和体系的融会贯通。举例解释为:

  • “点”指的是用什么颜色和文案。
  • “线”指如何完成整个流程。
  • “面”指的是线与线之间如何组织架构。
  • “体”指的是如何从信息可视化、心理学和手机产品发展趋势等视角引入交互设计中。

在7月无意成为产品经理时,个人还是很犹豫,对于交互设计的研究课题一直恋恋不忘。现在想来选择还是正确的,重点不是做了什么,而是过程中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从设计师转为产品经理,看似两者都是为了完善产品用户体验,设计师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结果恰恰相反。思想包袱重、知识面局限于设计领域和容易陷于细节会成为职业发展障碍。由于当产品经理的时间才半年,处在重度学习期,难有文章产出。

不管是设计师和产品经理,都会遇到的难点6,如何设计出优秀的产品。设计出优秀的产品是产品经理的衡量标准之一。在阅读某些设计文章时,不解为何运用了各种高阶的设计方法,最后的产品却又似曾相识,得到的解释是设计的空间已经很小。既然如此,设计师的价值何在?

从之前交互设计的角度,想尝试独创“操作美学”,拔高交互设计的标准。起因是认为用户与手机无障碍交互,从中获得信息、乐趣和成就感,应该有“可用”和“好用”更高端的设计标准,即美学。交互设计解决基础的技术问题,发展会后期也许会像工业设计那样进入多元化和个性化。研究的思路是融入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内容,至少需要5年才能完成基本框架,研究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设计出优秀的产品。也许这不是达到目标的唯一路径,但可以作为研究的起点。

近几个月做产品规划时,明显感觉到动力不足,想出来的点子难以支持整个项目,对产品的横向对比、产品纵向深入细化和行业发展大局观还缺乏认识,还需要在兔年耐心学习,预计完成的内容有:

  • 学习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设计,比如搜索引擎。原因是网页的需求在手机上也会复现,借机学习成熟的设计方法和弥补对技术的理解不足。
  • 培养行业大局观。手机产品规划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解决用户使用手机的问题也是满足用户需求的途径之一。
  • 学习产品管理。当交互设计师是一个人战斗,当产品经理之后发现可以借用很多资源,比如请比自己更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参与项目。
  • 学习产品运营。接近用户可以修正自己的设计思路,避免从个人需求出发。

新的一年将面临更多挑战,最后顺祝大家兔年合家欢乐,事业有成!

讨论2:长文的数字排版与阅读

专业博客《字体排印》最近一篇关于长文的数字排版与阅读的探讨,其中关于分页和滚动条的部分很值得分析,先来考究下分页的好处:

页面分批显示。在网页加载数据时,会根据下载速度和用户需求下载固定的条目,如搜索引擎一页显示10条。同时页码是条目的排序方式或者叫数据的坐标,比如第5页的第8条。

便于查找。当数据量很大时,横向坐标可以无限延伸,而纵向坐标是固定的,便于用户查找。如果每页显示30条,原先的数据变为是第2页第18条,每页标号的话查找记录比较麻烦。

便于记忆。分页有助于用户对数据形成知识结构,之前对比过iPhone和Android应用程序的显示方式,iPhone以每页4*4的方式显示,比如某应用程序在第5页2*2(横向坐标*纵向坐标)的位置,Android如不添加快捷方式,应用程序查找起来很不方便,比如某应用程序在2*10的位置。虽然Android的应用程序是按字母排序的,但是当想起名称再去查找时,图标就失去其指示意义。

数据总量和定位。总页码起到显示数据量的作用,当前页码是显示目前所处坐标或者进度,比如第12页/共50页。

page

图片来自yslow

每个分页程序都包含了不少信息量,但它并不是必须的。分页需要手动点击,会打断用户阅读,有可能影响用户关注主要内容。

传统是按纵向排版和按分页显示,改进版的单页内容自动延伸,如手机sina微博、Google的图片搜索结果和博客ignorethecode。当用户关心的是内容本身,而内容所处坐标属于无用信息时,下载限制、用户需求和分页的好处不再存在。用户按顺序阅读之后对已读数据并不会经常反复查找,通过分页建立的坐标就失去主要意义了。

比如sina的web微博不支持自动翻页,某条消息在第2页第6条,重新刷新之后坐标也会发生变化,用户可以按时间的顺序查找。微博信息的排列是基于时间轴的一维坐标,而分页结果建立是二维坐标。

22

WP7的部分页面横向排版,网页设计也有相似的应用(如1,2)。

mzl.laylvtqp.480x480-75 mzl.wrebvvhs.480x480-75

iPad版BMW杂志

cooper

cooper.com

横向纵向组合排版,如iPad的BMW杂志横向滚动更换页面主题,纵向滚动更新主题中内容,Cooper网站也有同样的排版方式,属于单页和弱化分页的设计。

ibooks

《字体排印》中提到的iBook的模拟厚度变化是拟物化设计,阅读时无论第一页还是最后一页并没发现厚度有变化。即使真的这样设计了,每翻1/6的书,右边象征性减少一页,对于上百页的电子书来说,意义并不大,并不能达到真实书籍的阅读成就感。

mzl.wktgtqrd.480x480-75

相比之下,黄色背景的iBunko达到了拟物化的显示效果,阅读时并不会显示页码和厚度。

scr

图片来自懒人有禅

去掉分页,滚动是暂时难以避免的,像WP7那样没有滚动条的横向滚动让用户难以了解页面总量。各种PC产品已经有很好的尝试,如Google Wave。手机端的精细运动确实比较麻烦,肥手指和电容屏的精细点击一直是手机交互设计的难点,iPhone使用放大镜调整文本插入符的设计是解决方法之一。

当排版千篇一律和内容缺乏吸引力时,普通用户确实难以长时间阅读,难以评价像手机微博那样滚屏自动加载页面对于用户是否阅读是否有帮助。在快餐式的读图时代,大众对长文阅读一直在减少,插入图片和减少文字篇幅是适应大众阅读习惯。文章的适度变化式排版,避免页面过于紧凑,给用户一定的呼吸空间,或许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011年手机产品设计趋势(3):硬件与应用

33

2010年iPhone4中首次植入了三轴陀螺仪功能,硬件的不断升级将手机交互提升到新的高度,依靠陀螺仪感知的加速度方向和大小可以实现导航的功能。由此欣喜的看到,手机摆脱传统通讯工具的狭隘定义的同时具备无限的应用潜力。总结现有手机应用的设计,我们会发现硬件占用极其重要的作用:

  • 用户需求由电脑向手机的缩小式延伸。用户对于电脑的使用需求,在手机端也同样存在,如编辑文档和搜索。
  • 为手机的硬件、操作系统和移动环境的弥补性设计。设计师需要解决手机的“缺陷”做基础应用来满足用户对手机的基本需求,如输入法和垃圾短信过滤。
  • 由手机特性带动的设计。用户随时携带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操作,比如移动支付。
  • 手机硬件带动的设计。大量的应用程序让手机成为微型电脑,硬件使手机逐渐取代用户常用的电子设备,如摄像头、照相机、随身听、收音机、掌上游戏机和导航仪等,很多功能甚至是电脑无法实现的,手机将和用户的日常生活结合更为紧密。

98

只要双方都在WiFi网络覆盖下,利用iPhone4前置摄像头的FaceTime就可以实现不限时全免费可视电话,Apple或许是为了实现视频通话才加入的前置摄像头的吧?

_mg_0863-peterbelanger

摄影师用iPhone4的500万像素摄像头拍摄Macworld杂志封面,iOS4.1更是实现高动态范围拍摄(HDR),instagram的流行和iPhone4高质量的拍照效果有密切关系。

iPhone将先进硬件引入手机,带动手机厂商之间的硬件升级,重力感应、GPS、触摸屏和高精度摄像头等硬件参数已经成为很多用户购机的必备选项。手机设计师关注引入硬件满足的用户需求,而对于专门做应用程序的设计师而言,我们则关注如何对现有手机硬件的直接利用和由硬件衍生的用户需求,挖掘硬件的应用潜力。

skymap

Google Sky Map借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及加速器,利用用户所在位置、面对的方向、手机倾向何方等数据,可显示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星空图,而且星空图会跟着你的方向移动,这或许会成为未来太空旅行的必备导航产品。

mzl.whaqqqco.320x480-75 mzl.spykklhr.320x480-75

GPS的大规模应用是LBS产品热门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机GPS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完成对于用户的百米范围的位置定位之后,便于用户根据位置查找信息。

mzl.bpefiens.320x480-75 mzl.wbawljni.320x480-75

Blower可以让iPhone的音筒发声,利用气流吹灭蜡烛,吹乐器的应用程序和Android版的steamy window也是利用相似的原理。

iGIDDevice iGIPhillipsTV1

AT&T未来将给iPhone增加电视遥控器的功能,电视、空调和汽车等各类遥控器有望统一在手机上。

nike

手机的应用不限于自身硬件的利用,如外接硬件之后,还可以为集成设备完成显示、控制、数据处理和通讯功能。Nike运动套件中外接传感器可以将 iPhone 变为一个私人运动教练,可以让用户运动时得到实时反馈。当用户跑步或走路时,传感器记录时间、距离、速度和消耗的热量,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的你的 iPhone上,也可以在Mac 或 PC 上记录你的成绩。更进一步假设,如果有外接设备可以监控用户的健康状况极差时,iPhone可以自动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用户的具体位置。

floating00xx

利用iPhone的蓝牙和WIFI实现长短距离的数据传输,电影中犯罪分子早已开始利用手机引爆炸弹。

tgs2010

AR Drone可以通过WiFi链接iPhone,从而实现一定范围内的遥控,而通过安在直升机上的摄像头还能够将图像输送到iPhone的屏幕上。通过内置的重力加速器,只要倾斜iPhone就能启动直升机,触控屏幕即可调整直升机的高度。

withings

法国Withings发布的iPhone血压监测仪,将血压绑带绷在胳膊上并连接iPhone,就可以以友好的显示界面显示出各项血压指数。

2010121311380483741

外界配件的Square利用iPhone耳机插孔进行连接,实现移动支付,将读取的信用卡信息发送至手机,用户在手机界面上可完成签名结算。

boku

移动支付功能让手机成为随时携带的电子钱包,SIM卡集成射频功能,可以让手机成为公交卡、信用卡、饭卡和门卡等。五年之后出门无须带各种银行卡和钥匙,你只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手机。

设计手机应用需要想象力,如将手机定义为通讯功能,可以得到一部移动电话,而当你夜里走路把手机屏幕当成照明工具时,手机就已经不再只是作为通讯工具存在。如将手机定位为交流和获取信息工具,可以得到一部移动的微型电脑。如将手机定义为随时携带的电子工具,它将无所不能。

2011年手机产品设计趋势(2):推送

从手机和用户信息交互的角度而言,现有ios和绝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是基于呈现内容和功能,让用户去主动查找。所谓智能手机,不是单指更高级的操作系统和手机硬件,而是更为智能地为用户过滤信息和处理信息,用户可以被动地接受信息,减少获取和等待信息过程中损失的时间,用户即时获取信息的同时还能获取额外有效的信息。

“信息推送”所指意义广泛,不限用Push信息和推荐系统,泛指手机端整合信息和主动呈现有效信息的过程,信息可以是电话、短信、微博信息、SNS中好友动态和阅读器中推荐阅读的内容等。

img1 img2

在手机操作系统在处理时效性和重要性都很高的电话时,都是立即切断当前操作任务,但是对于其他信息,采用的方式却有很大区别。ios的消息处理方式比较单调,主要以图标上数字和模态弹出框为主,要么看到提醒任务是什么,要么就是直接打搅当前任务。由于应用程序开启之后都可以利用系统的提醒功能,ios的提醒信息显的泛滥。

adn

Android平台的手机处理消息以顶部状态栏为主,收到新短信时可以不打搅当前任务的情况下预览发件人和部分短信内容,用户可以借此决定是否立即回复,处理完成之后也能回到原有操作任务。手机黑屏锁定的情况下,各种颜色的指示灯和声音能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

webos_notifications

Palm的消息推送(Notifications)也有类似的作用。

left_thumbnail

Moto Blur

SlideScreen_Main_Screen_Filtered SlideScreen_Twitter_Only

Slide Screen

当消息的范围扩展到时效性和重要性较低的SNS好友动态、微博和日程提醒,Windows Phone 7将之提升为系统级的设计理念Metro,帮助用户高效的处理信息。Android对消息提醒有很大的改进,手机界面还是以应用程序为主,与WP7概念相似的Moto Blur和Slide Screen暂时只属于高端用户,但在未来手机产品设计必然有所作为。

fip1 fip

这些手机产品的共同特征就是聚合信息、与用户交互和推送有效信息,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信息的时效性和重要性。原本在PC端也有聚合内容再推送的产品,如简网和无觅,但需求不会平滑过渡在手机端。由于手机端硬件和操作的限制,用户对于被动获取信息的需求会有增强,如阅读内容的推荐取决于用户在手机上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适合大篇幅阅读的iPad可以做Flipboard,完全移植到手机端就并不一定适用,因为和目标用户群对手机的需求和手机获取信息方式结合并不紧密。手机更适合做情境发现(contextual discovery),获取短平快的信息。

综上所述,推送之所以会成为设计趋势的缘由是:

  • 移动环境和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下,用户没有坐在电脑端有耐心等待,用户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推送有效信息可以减少获取信息的时间。
  • 用户获取同质化信息增加时,统一的平台可以同质化查找操作,避免获取重复信息。
  • 信息过载时,忙碌的用户需要手机过滤垃圾信息和推送即时有效的信息。
  • 消息推送可以主动侵占用户使用时间,增加产品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