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打开冰箱,看着仅有的食物,正在为午餐犯愁时,不妨使用Cookmate(料理小帮手),可以根据现有的食物来搜索菜谱,选择想要吃的菜,罗列出需要购买的食物。对于不会做菜的人真是帮了大忙,即使冰箱里只有鸡蛋、青菜和苹果,去趟超市超市之后,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来。不至于食不果腹,也不至于先吃鸡蛋,再吃青菜,最后啃苹果吧。
操作步骤
图片来源于Santin
为了把客户端做的更好,有必要多研究国外的优秀应用程序。客户端的易用性是一方面,视觉上也要美观,不然怎能体现出客户端的优势。使用默认的系统控件虽然能保证基本的易用性,如能完成功能之后,绘制自定义控件和加载动画效果会让应用程序看起来与众不同,iPhone如此优秀的显示能力和绘制界面的能力,不加以利用,岂不是浪费。
不是每个人都将有机会享受带有花园的传统日本旅馆,而Yoritsuki可以模拟真实的场景,让用户体验到旅馆的四季和白昼的交替。根据系统时间的改变,会出现光影和雨雪之类的气候变化,花开花谢,溪水流动,并伴有鸟和昆虫的鸣叫声,视觉和音效上和真实的旅馆相差无几。
也可以自定义时间和设置场景中的动画和音效,但是纯粹为了娱乐,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图标设计
场景设计,可以随着系统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
屏幕增大,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但是使用触摸屏控件的密度不宜过大,否则不便点击。各个手机和PC操作系统都对可点击的区域都有推荐值:
iPhone:最小29×44px。
Windows Phone:推荐9mm/34px,最小7mm/26px,元素之间的距离最小7mm/26px,元素的可视区域是点击区域的60-100%。对于经常使用、会导致危险性操作(比如删除数据)的界面元素、在屏幕角落并且手指难以点击的元素和子任务中元素(比如拨号),推荐点击区域大于9mm。
Nokia:推荐不小于1cm(0.4″)的点击区域。最小值为:
Ubuntu:按钮和其他控件的大小取决于成人的手指(16mm-20mm)、手指肚(10mm-14mm)和指尖(8mm-10mm),推荐不小于1cm(0.4″)的点击区域。
(以上译自lukew's blog)
点击的区域是按照物理尺寸计算的,如果按照iPhone去类推其他触摸屏幕的可点区域w×t,假设该触摸屏的精度为d,计算公式是:w/d=29/164,t/d=44/164。(164是iPhone的屏幕精度)
Windows Phone对于危险性的控件建议是增大可点区域,我倒认为应该减小可点区域,对于没有危险性的控件可适当增大,保证元素之间的距离即可。比如手机界面中的“□记住密码”,一般是只有多选框“□”是可点区域,不妨将“记住密码”也包含在内,增加多选框的可点区域。
Swype是很好的触摸屏输入的解决方案,每分钟输入可以提高到50个字母。
Swype的算法是否利用折线的滑行输入会提高点击的准确率,可以更精准地选中的较小的点击区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