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生采访第一期]包季真:我的交互设计之路

@包季真(宗羲, 老包)

《触动人心:设计优秀的iPhone应用》译者,脉可寻客户端总监,独立电子商务用户体验咨询师。曾供职于大众点评、淘宝网和Diigo,专职的用户体验菜鸟和摄影匠。

1.先简单介绍下自己吧。

我在04年大学时期开始创业,最开始的一年内主要接外包项目,后来开始做一些自主产品,包括手机客户端和当时非常时髦的SNS和RSS Reader。06年底,我们工作室最终被Diigo公司收购

在这段创业期间,曾和学校的心理学博士后合作过项目,对心理学发生了兴趣,后又逢国内UCD理念兴起,从此走上了交互的道路。

大学除了创业,05年迷上摄影,一直在用摄影去表现生活和意识(我的博客),一开始走的路线就和大家不同。

摄影中的我暗沉、低调和颓废,和现实中的我有着极大的反差。很奇怪,呵呵,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2.六年工作中是如何学习交互设计的?遇到过什么困难?

我自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刚开始是看书, 后来看了不少博客。早期在设计PK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我是学院派,理论一大套。后来慢慢通过实践的结合弥补了这一缺陷。另外,在淘宝的时候,认认真真写了一段时间专业文章,组织设计师写了《交互设计实用指南》,提升也很大。

交互这个东西说实话是积累,还要权衡。不但要补充理论知识,多看,还要多实践。我看到很多设计师在这三个方面可能只做到了两点甚至一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会遇到瓶颈。

3.交互设计师的缺点是什么?应该如何避免?

我从两方面来说交互设计师最常见的缺点:

一个是外在因素:交互设计师可能过多考虑用户端,对商业和技术考虑欠缺或缺乏基本常识。我们知道,一个产品的三个互相牵制的要素既是:用户、商业和技术。成功的产品必定是三个要素兼备的产品。所以作为优秀的交互设计师,我们也应该去了解商业和技术,这能极大地提升我们的思维高度和沟通能力。

第二个是内在因素:交互设计师可能不了解自己的用户。虽然我们站在用户这端,但往往不了解自己的用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做。很多成功的产品,如果你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用户出奇的了解,才铸就了成功。

4.什么样的交互设计师成才最快?或者说交互设计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补充理论知识,多看别人怎么做,多实践自己动手做。 并在紧密的团队协作,对结果负责的情况下,设计师的成长最快。

5.如何看待交互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和矛盾?

实际上,两个职位的本质都是要把产品做好。所以两者的目标并不矛盾。

刚才我提到产品的三大要素, 用户、商业和技术。交互设计师站在用户的角度,开发人员站在技术的交互,产品经理站在全局+商业的角度,于是难免会有一定的职责冲突。实际上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争执到最后仅仅是为了抬杠。所以,最重要的是,当矛盾发生时,双方都可以让步,要有结论验证机制。当你(也许是产品经理)在结论验证后发现“你总是对的”,那么今后你也就有了更多话语权。还有一点很重要,谁对结果负责,谁就有拍板权。

6.你做过网页和手机交互设计,这两者之间的有哪些区别?喜欢做网页还是手机交互设计?为什么呢?

最大的不同在于本质上,两者的用户场景有很大不同。进而使得硬件上也有很大不同。虽然两者在不断得接近中,并且未来,网页和手机应用之间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手机上的场景更多定位在随时随地、短暂、移动。

个人更喜欢手机交互,因为其挑战更大。网页设计这么多年来已经相对成熟,而手机交互尤其是在国内还处于萌芽状态,大有可为。

7.网页交互设计的知识和经验对你做手机应用程序有帮助吗?

有!相当有帮助。其实交互设计原理是融会贯通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你才能在任何平台上都游刃有余。

8.国内LBS在年初时涌现大量的签到类产品,但用户逐渐对其失去兴趣,而国外的foursquare发展势头良好,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我在产品经理高峰论坛的演讲中提到过这个问题,LBS到底是LBSocial还是LBService。国内很多公司热衷于抄袭,当看到别人都做得时候,屁股坐不住也要跃跃欲试。感觉没个LBS就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了。

LBS是Service,是服务,是工具,是完成任务的手段,不是目的。 国外每款成功的LBS,必定有它本身的目标所在,他们看准目标,专心在一个焦点上,就有成功的道理。但是国内很多公司仅仅是效仿,常常是“做了再说”。所以没有目标,更别想用户能够有兴趣来使用。

9.什么样的LBS产品有发展前景?

服务的,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用户问题的。

比如大众点评的“附近”功能,通过LBS,帮助用户切实解决找餐馆,找商户难的问题,提供了充足的内容,它是有价值并且有发展前景的。

产品的思路应该从需求出发,然后再回头来看有什么技术能够解决需求。而不是说今天我们要做LBS,然后开个会大家使劲想要做什么LBS呢?这就好像先去家具城随意买了个橱柜,搬回家里,再慢慢想,看是放锅碗瓢盆好还是裘皮大衣好,这明显是不靠谱的。

10.现有的手机交互设计资料非常有限,你是如何学习的?

一开始还是书。最初是HIG。建议每一做手机交互的同学都要认真阅读。后来看到了Josh的《触动人心》,确实“触动人心”了一把,学到了很多。

说实话,应用我可能看的没有某些产品经理多,但是我坚信一样也能做出好产品来。我在前面提到了几点,多看只是其中一点。很多国外应用的设计很有创意,但是每看一款应用,你都要认真去想为什么,而不是看完了事,囫囵吞枣,就像你看很多外语片,你没有基础,看多了也只能习惯听音调,没有更多特别的收获。如果你看完,吃透,并且正确地应用在你的设计中,我相信看一款应用比看十款应用要来得更加有收获。

11.为什么会翻译《触动人心》,翻译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正如你提到的,国内的手机交互资料非常少,国内的应用做得也是参差不齐。我想让国内同行们一起成长,这样大家设计出来的应用才能互相提高,最后收益的是我们自己和所有用户。

12.手机适合执行什么样的操作?你认为什么样的iPhone应用称得上是优秀?

其实最重要的是场景。经过一年多的成长,我们会了解到手机应用要符合断续的时间碎片,要了解应用场景可能是用户正在移动或需要完成某项紧急任务(微任务) 。但是最核心的是,你要了解你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比如阅读应用,可能用户会全身关注,不受干扰地来阅读(睡前的床上),那么你的设计可能就会和其他应用设计千差万别。

一句废话,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iPhone应用就称得上是优秀的应用。谁都知道,说起容易,做起难。

13.为什么会选择创业?

我的骨子里流着创业的血。个人兴趣爱好多,对互联网的方方面面,从服务器、数据库到创业融资都有所了解。我坚信这样的我更适合创业,而不是在大公司里开会,当“革命的螺丝钉”。

发布者

晓生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

《[晓生采访第一期]包季真:我的交互设计之路》上有5条评论

  1. 一直都默默的关注晓生的博客,很喜欢你的观点,也喜欢你对设计的理解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