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设计之下》

设计之下-封面-出片打样

翻看了搜狐新闻客户端UED出的新书《设计之下》,随即推荐给了学弟学妹,理由如下:

  1. 五个人的UED也能出本书,可见这个团队有很好的分享和总结氛围,乐于动手和思考。精心汇集成册,精神可嘉。
  2. 非常务实,不扯概念,只是把自己实际的真实项目经验和思考过程写下来。
  3. 在我看来,移动设计领域缺少这样一本,通过细节和案例可把新人带入门的书籍。如对流程和如何画原型图等问题一头雾水,这本书定能帮助到你,非常适合学生和初级设计师阅读。
  4. 文章可读性好,大量的APP截图,通俗易懂。

[晓生采访第十四期]杨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晓生:在我眼中 ,设计师是否优秀不在于名气和影响力,只取决于其作品。

我选择采访的标准:1.所带团队和自身有优秀的作品;2.综合性设计师,除了设计,还懂技术或运营,如自学iOS编程并完成《Perfect Cut》的钟磊,和这次采访的杨硕,自学前端,合作完成租房网站乐窝;3.创业中的设计师;4.某一细分领域的专家,如信息架构。

交流过程中,也是我向他们学习的过程。有些朋友不善表达,但能从他们作品对看出对设计的真诚热爱。

1.先介绍下自己吧。

我是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乐窝联合创始人,喜欢科技,永远不停的学习新鲜事物。

2.你也是工业设计出身,为什么会进入用户体验行业呢?之前学校的工业设计对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吗?

一个是感兴趣,另外也是实在的考虑个人发展,我们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变革就像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一样。工业设计领域属于工业革命产生的。而信息革命中的最重要的应该是信息设计也就是用户体验。所以与其做一个上个世纪产生的领域,不如专注于新产生的领域。

3.能否分享下自己最得意的工业设计作品?

clock

没有多少工作经验,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工业设计师,自己最满意的算是一个Empty Clock的设计

继续阅读[晓生采访第十四期]杨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随意搜寻》书评

1_201311011315391vcsC

作者: Peter Morville
原作名: Ambient Findability
译者: 沈浩翔 
出版年: 2013-11-1

研究某个领域,最快速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向该领域的专家学习,通读他们的文章和分享的资料。移动设备交互设计领域的专家是Lukew,著有博客Lukew.com、《Mobile Frist》和《Web Form Design Best Practices》。再比如Steve Mann是可穿戴交互领域的专家,研究电子眼近三十年。Peter Morville,也就是本书《随意搜寻》的作者,信息架构方面的专家,也许大家对他写的另外一本著作《Web信息架构》更为熟悉。

如果你不熟悉信息架构,不妨看看他对信息架构的介绍《Understanding IA》信息架构是我近一年以来持续在研究的课题,对于爱奇艺视频这样的产品,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视频,这并不容易:

  • 用户对于视频掌握的信息不一致。
  • 每个频道组织方式不一样。
  • 用户需求不一致。
  • 不确定哪种方式是最佳方案,还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

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理解信息架构不能只从单个界面着手,如何设计好具体的电影页面、搜索界面或首页,需要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

信息架构的核心是组织内容和让用户发现内容,这种行为不只是web或移动产品界面才有的行为,比如消费者进入超市如何找到自己想买的商品,商品如何排列才能让用户购买更多的商品,为什么口香糖经常放在收银台旁边,而蔬菜和肉类会放在超市最里面?这些都进过精心设计,可不是随意摆放的。

我们在互联网中遇到的设计问题,或许能在传统行业,甚至更原始的用户需求中去寻找答案。淘宝是在和实体店对抗,改变消费者的购买途径,支付宝号称要干掉货币。在颠覆传统行业时,设计师恰恰需要向传统行业学习。购买方式变了,但消费者对商品的核心需求并没有变。

TV

爱奇艺正在做的正是这样的行业,颠覆传统电视行业。传统电视的用户体验的优势是清晰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但缺点是:

  • 被动的。电视是单向交互,不喜欢看的话,只能换台。
  • 有时间限制。错过直播,只能等重播了,电视剧错过某一集,剧情就跟不上了。
  • 官方的。晚间7点只能看新闻联播,呵呵。

qiyi

而互联网视频由于宽带的发展,让超越电视体验成为可能。北京小区现在已经在更换10M的光纤宽带,1080P的高清视频完全不是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优点:

  • 主动的。用户可以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看的视频。
  • 没有时间限制的。下载到移动设备,什么时间都可以看,这就是为什么前2年爱奇艺的广告口号叫“自由看”。
  • 多样化的。视频内容更偏向网络文化,无节操的内容只出现在互联网上。

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设计某个具体的界面,《随意搜寻》并不适合。它是帮你开阔思维,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信息架构。能看懂多少,那就取决你个人了。

注:本书偏思维方式,较难理解,不适合初级读者,对信息架构有一定认知和实践经验的朋友可以看看。如寻找入门级书籍,建议先阅读《A Practical Guide to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晓生采访第十三期]李栋:挑剔的工业设计师

lidong

1.  请先介绍下自己吧。

我叫李栋,是一名工业设计师,07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曾服务于中国最大的工业设计公司深圳嘉兰图。目前在北京从事智能建筑相关的系统产品设计,如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酒店等。

曾经服务过的客户有SECO智能楼宇、PPTV、杜亚智能家居、海尔、美的、波导和美国富兰克林等。产品包括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系统产品设计、手机、对讲机、笔记本、机顶盒、路由器、点读机等,主持设计过的产品有二百余款。

目前做的工作与其说是设计师,不如叫做产品经理更适合一些。

2.  什么是智能家居?与传统家居有什么本质区别?

相信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大家多少都会有些了解,比如钢铁侠的智能管家、阿凡达中全息投影和007用遥控器控制家里的设备,美国一家做玻璃的企业康宁(Corning)做了一个宣传未来生活的有关玻璃的视频介绍

智能家居是智能楼宇系统,物联网的一部分。针对家庭、酒店、办公场所内各种灯光、空调、视听设备和窗帘等电器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传统的家居,电器等都是独立分散的,要控制他们非常不便,而家居智能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远程监控和管理使系统可以信息共享,所有的电器设备都可自动调节,使居住环境更舒适更便利。

很通俗的讲就是,你真正成为了房子的主人,所有的家用电器和身边所有的设备都为你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这就是智能家居的宗旨。

继续阅读[晓生采访第十三期]李栋:挑剔的工业设计师

智能硬件是工业设计的机遇

glasses design今年出现很多智能硬件,比如智能腕表和智能眼镜,堪称是智能硬件的元年,人机交互的形式正在发生改变,我预计这将成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机遇。

1.工业设计发展的是否好,和制造业有很大关系。智能硬件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业设计师,就像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的交互设计的兴起。

2.工业设计获得的资金投入将更大。传统制造的利润率比互联网低的多,对于设计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很多厂商直接拿国外外观直接拆解抄袭。可以预计的是互联网用挣来的钱去做硬件,未来靠服务挣钱,获得的利润更多。

3.互联网的理念将影响工业设计。互联网有很多优秀的理念,对于设计的重视程度较高,“以用户为中心”等优秀的设计思维将影响工业设计。

4.产品的整体体验需要工业设计。用户体验不只是界面设计,硬件的外型和包装也至关重要,比如可穿戴设计必须时尚,不像手机千篇一律都是长方形“盒子”。

5.树立品牌需要工业设计。短期小米这样的企业依靠营销和高性价比推销产品,未来要树立品牌形象,工业设计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竞争者少,靠功能和价格取胜,当涌现众多竞争者,工业设计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