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个用户是否比不观察更糟糕?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谭伊曼翻译,作者:Jeff Sauro,查看原文

眼见为实,观察是在研究用户与产品交互中极少数,比看那些专业的报告或者汇报更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

但是,如果在一项可用性测试中,调研人员只有观察一个或两个用户的时间,那怎么办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观察一些用户比一个都不观察更糟糕呢?

只观察一个比不观察更糟糕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调研人员,如产品开发人员或设计人员,他们找到5个用户来进行测试,而这几个用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时没有感到任何的疑惑和困难,他们便会错误地从这5个用户中得出结论:所有的用户在使用该产品时都没有问题,并会认为该产品已经很优秀了。

两个用户的模式

为了避免这种对单一用户调研而产生片面的结果,一些研究团队便制定了简单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他们会问,或在某些情况下要求观察多个用户的使用阶段。如果调研人员只能观察一次,那么这比什么都不要观察糟糕的多。

如果所有可用性测试都是按照计划来进行,而其努力的结果与曲解是相一致的,那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规则。至少有两个用户的话,你会看到不同的用户与软件的交互方式,也能更全面概括出用户行为是怎么样的。

继续阅读观察一个用户是否比不观察更糟糕?

为儿童设计

baby-using-mobile_Snapseed.carousel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题图是一名幼儿正在把玩手机,这样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很常见了。我的侄女1岁时就拿着手机学大人打电话,用iPad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外甥上小学2年级已经会使用手机发短信。儿童可以接触到电子产品不只是电视,移动设备也在影响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kid

美国一份调查报告《Zero to Eight:Children’s Media Use in America 2013》显示,2013年有8岁以下儿童的家庭,40%拥有iPad,而2011这个比例只有8%;2011年38%的儿童使用过移动设备,2013年已经增长到72%。

app

儿童会使用移动设备玩游戏、听电子书、画画或看动画片,甚至通过SNS与好友沟通,移动设备正在成为他们娱乐、学习和沟通的工具。

继续阅读为儿童设计

流畅的动效设计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杨秋翻译,作者:Adrian Zumbrunnen查看原文

一些网站总能在内容、可用性、设计或特性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现在的网站中,交互设计的细节和动效越来越丰富。我们将分享一些来自各种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为什么这些简单的模式可以实现得这么好。

当我们设计数码产品的时候,我们经常使用Photoshop和Sketch等设计软件。大多数人已经在工作几年后明确地知道设计不仅仅是对视觉的呈现。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继续进行这种“静态设计”。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这么说过对于设计的理解:

“设计不仅仅是看起来和感觉,而是它如何工作和运作的。”

动画滚动

网络中的超链接会让人感到欣慰或者厌恶。当你点击一个链接,它可以让你去到任何地方,从一个产品网页转到一个老街上令人毛骨悚然的木偶店,结果是一次链接操作的失败。

有关于书籍的用户体验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线性”。在书中后一章都是基于前一个章节,你必须阅读经济学中的第一章节作为基础,才能理解第二章的内容。当你跳过第一章节,你意识到你可能会错过一些内容。因此,在随后的内容中也会忽略了一些知识。在网络上,尤其是长时间浏览的网站,这种“线性”的行为常常是下意识的。通过添加一个滚动动画,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ScrollingAnimated

继续阅读流畅的动效设计

未来电视不再是电视

watchingtv-pano_21056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卢孩翻译,查看原文

电视即将打破以往的旧模式和限制。消费者可以方便得寻找电视内容——在线播放、点播或直播。但是往往在增加选择的同时也增加了复杂性和(有时的)沮丧性。

电视体验逐渐分散化,不管用户在哪,如何参与,全面的用户体验思考和用户界面设计确保用户能够理解并享受其中。

在追求最清楚明晰的内容定义的过程中,企业要谨记:是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决定了未来电视最终会是什么样子。电视要如何更好得与其它设备集成?界面如何创建动作、视图转换效果和控件来建立起用户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我们的工作中,企业与我们一起创造新的用户体验,描绘电视格局变化的蓝图。下文是凝练我们对界面的看法,重新去想象电视,电视能满足(甚至超越)人们对“智能电视”的期望。

继续阅读未来电视不再是电视

创意人士的18个独特行为方式

creative_hands_edit-960x480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刘兆峰翻译,查看原文

创造力通常是以一种神秘和似是而非的方式起作用。创造性思维是稳定的,可以认为是某些性格特征,但也可以基于情境和语境的改变而改变。灵感和想法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出现,而当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却无踪迹可循,创造性思维需要复杂的认知,与常规的思维过程完全不同。

神经科学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创造力的图像。科学家们现在明白,创造力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认为的左右脑的区别(理论上,左大脑=理性的分析,右脑=创意和情感)。事实上,创造力被认为涉及到一系列的认知过程、神经和情绪变化,我们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想象力起作用的过程机制。

从心理上来说,富有创造力的人格类型很难定性,主要是因为它们既错综复杂又充满矛盾,而且倾向于与习惯或惯例相悖。这不仅仅是一个典型的“饱受折磨的艺术家”——艺术家真的可能是更复杂的一群人了。有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多种人格特征、行为和社会的影响在一个人身上的集中体现。

“有创造力的人真的很难了解自己,因为创造力本身比非创造力更加复杂,”Scott Barry Kaufman说道。他是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花了几年的时间来研究创造力。他在赫芬顿邮报说道“创造力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自身的矛盾性…..富有想象力的人有着更肮脏的想法。”

虽然没有“典型的”的创新模式,但有一些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继续阅读创意人士的18个独特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