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生采访第六期]Elya妞:保持学习的心态

1.先介绍下自己吧。

大家好,我是elya妞,本名陈莹,百度无线用户体验部资深交互设计师,负责百度通讯录、百度hi的设计管理,是http://elya.cc博客的作者,专注于移动应用体验设计。

2.虽然对你比较了解,但想听听你的学习方法。哪些学习方法你认为比较有效?比如下载和研究无数移动应用,写博客?

我的学习方法分阶段有所不同,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只能通过阅读海量书籍和行业博客获取知识,我的入门读物主要是《就这么简单:Web开发中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Don’t make me think》、《简单法则》,后来关注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之后,最喜欢的三本书是《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Tapworthy》、《AppSavvy》。

因为书籍对于知识的沉淀来说,需要时间,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今早了解新的知识,所以关注资讯和博客也是我提升交互设计能力的一个方法,Smashing MagazineLukew是交互设计师不得不关注的网站。另外就是对于应用的深入研究,我每天都在下载新的应用,仔细研究应用的结构和细节,Android和iPhone上都装了上百个应用,预测他们每一次更新的内容,然后不断佐证,逐渐培养自己的产品设计判断力。

写博客是一种沉淀方式,定期把自己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分享给别人,对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一种进步。

(晓生注:Lukew.com是移动交互设计必看的博客,对本人影响很大)

3.为什么热爱移动应用交互设计?

过去互联网的交互设计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模式,站点地图、栅格系统、面包屑导航、鼠标悬浮等等,我也很喜欢,但是当触屏智能机出现之后,我们发现交互设计师可发挥的空间太大了,虽然小屏幕限制了内容,但是却因此更需要合理架构、清晰的流程,除了页面跳转之外还有太多的手势交互、声音交互、传感器交互值得研究,所以就义无反顾的投奔移动互联网浪潮了。

4.你如何判断交互设计方案的优劣?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聊这个话题《手机产品交互设计评估方法》,交互设计方案除了要满足用户体验需求之外,还要符合产品定位和商业价值,当然体验是我们的主要衡量维度。那么我看到一个交互方案的时候,会问这样几个问题,架构是否清晰?流程是否清晰?控件使用是否准确?信息传达是否到位?这些问题是给交互方案做基础评估的,再进一步来看,就要评估创造性和体验提升度了。

5.移动互联网其实挺浮躁,你是如何让自己静心来研究具体问题的?

浮躁吗?其实我心态还挺平和的,不管做什么项目,我的思路都是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产出具体设计、开发落地、验证方案、总结沉淀、迭代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我认为是发现问题和总结沉淀,有痛点才有所为,有总结才有所知。

做项目如此,做研究也是如此,当我想到一个topic的时候,先评估这件事是否值得研究,然后去广泛的寻找资料,最后找到解决方案,沉淀分享。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只要你有料,听你汪汪的人就多。

6.有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法?尝试过哪些方法?

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法都有尝试在项目中应用,目前最常用的是概念模型、站点路径图、卡片分类、白板法和故事风暴,都比较适合敏捷设计,最喜欢的是故事风暴,找到目标用户,针对目标用户可能经历的典型场景去分组讲故事,寻找可能的痛点,最后给出概念设计。

为了验证这些场景,用户研究人员会辅助采用田野研究、魔物实验等方法吗,非常有意思,设计变得有据可循。

7.在你看来,新入行的交互设计师容易犯哪些错误?

认为自己是做交互设计的,不该效仿别人,别人不应该干涉自己的设计,这是万万不可取的,交互设计不是憋大招,也不是创意取胜,而是建立在对产品战略目标、技术实现代价的基础上,给出的最优解决方案,需要有足够的前置沟通,了解项目背景、了解技术能力,在做提案的时候,也要保证充沛的沟通,提前获取认同,这样才能保证大家最后拿到的是一个靠谱的方案,并且逐渐建立信任,获取好感。类似的错误还有怨天尤人抱怨交互没有话语权、只顾着想效果不知道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因为担心自己是新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接需求做需求从不做项目总结等等。

8.交互设计师对专业背景有要求吗?

科班出身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我也很喜欢科班的同学,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好的方法,但是科班学到的那些东西,只能帮助你具备很好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但如果无法结合项目,那基本上算是白学了。而且放眼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行业变迁是日新月异的,比如要保持对应用和趋势的敏感,逐渐你会发现,什么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不管是不是科班,身处移动互联网,一定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积极沉淀总结,持续的进步。

9.设计师可能不断地遇到瓶颈,你最近有遇到过吗?如何克服的?

都会遇到吧,不止是设计师,我会经常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如果一段时间发现自己都没有进步,应该是自身成长的方向把握错了,比如这一年来,我把投入在交互设计上的精力逐渐剥离出来一些,开始学习项目管理相关的知识,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这样可以很好的把个人价值转化成团队价值,提升设计团队的作战能力。不过还是会有些你决定不了的因素阻碍你的成长,这种时候,除了调整目标之外,只能想办法改变环境了。

10.你对优秀设计师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吗?具体是什么?

我心目中有两类设计师都比较优秀,一类是综合能力很高,对产品对市场对技术对趋势都非常了解,可以准确的给出一个最优解决方案,合理的控制项目进度,有效的推动执行,并把握整个设计循环,起到绝对主导作用,这类人,自己可以掌握设计的话语权,不会抱怨设计没地位,因为他们跟各种角色都有共同语言,都搞的定;另外一类真的是交互奇才,有些自己独特的特质,也许不专业,也许不理论,也许不善谈,也许不强势,也许不了解产品和市场,但是他们真的可以拿出非常棒的设计方案,用方案本身来说服他人。这类人需要一个靠谱的指引者帮忙找准方向,推动方案落地。

11.你认为设计师应该学会推销自己吗?

当然,设计师设计自己比设计产品还重要,如果没有个人品牌,很难把设计品牌价值最大化,当然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最好是依托好的作品来推销自己。

12.如何看待设计师的话语权问题?你如何为团队赢得话语权?

这个前面有回答过,设计师最爱抱怨的就是没有话语权,因为PM会对产品整体负责,设计师有时候不得不屈从与产品的战略方向或者开发密度,来妥协设计。不如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话语权是给有影响力的人的,只有在你足够专业、足够睿智的时候,才会有足够的影响力,这里的专业和睿智拼的不是经验,而是你的思考深度和你对产品的了解。如果你都不用自己的产品,不了解用户的需求,也不调研自己设计的实现代价,你如何去说服别人来实现你的设计呢?

我们也跟PM讨论过话语权的话题,目前为了让团队可以主导设计决策,我们制定了内审制度,设计师要组内pk,必须说服所有人,改到我们自己满意,才是一个我们可以组团去推销的设计。

13.在我眼里,你善于沟通,这对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实际项目中沟通能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其实我性格里内向的因素居多,特别喜欢宅在家里,可以一整个周末一句话不说,但是互联网是一个重合作讲团队的领域,必须要主动去跟人打交道。

所以,我会刻意练习自己的主动沟通意识,在PM提需求之前,我就已经对我们要做的事情心里有数了,在有个设计雏形的时候,就去找其他角色商量,寻求认同,最后提案的时候,往往已经达成了线下的一致意见,所以推进起来都比较顺利。至于设计小团队,经常在一起pk彼此的方案,风暴好的创意点,是提升设计热情的好方法。只要有合作,就一定是求同存异,找到共同目标,一起努力,肯定错不了。

14.设计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设计也要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接需求。每个项目之初我们就会有一轮竞品调研和趋势追踪,设计先行提供创意提案,可行的方案纳入迭代;设计阶段我们采用了精益设计的方式,先定大的架构和风格,然后按模块提交设计;开发阶段每天都有提测,我们每天跟进做真机效果回归,反馈设计优化需求;上线之后收集用户反馈,进行可用性测试,为下一轮迭代寻找设计需求。

15.最近专注研究哪些内容?

最近关注的大的方向是AgileUX、项目管理、数据分析、运营推广,小的方向是语音交互、模式识别、增强现实、响应式设计,呵呵,这么一说忽然觉得自己还不够专注。

目前最想深入研究的可能就是模式识别了,通过人脸识别、图像识别、二维码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等我们能做些什么。

发布者

晓生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

《[晓生采访第六期]Elya妞:保持学习的心态》上有3条评论

  1. 你好 《Tapworthy》、《AppSavvy》是同一本书吧 AppSavvy搜不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