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Web app应用研究

手机端的产品形态比PC端还复杂,研发前需要根据产品特征选择合适的产品形态,再考虑相应平台的兼容性和屏幕多样性。如触摸屏手机会在几年之内成为主流,其产品用户体验更好,但目前用户数和产生的实际经济价值可能还不如低端手机。

但是做客户端成本大,多平台是必须逾越的技术门槛,这也导致成本低可以跨平台使用的web app会越来越流行。同样的产品在手机有多种现实方式,有根据分辨率和操作方式区分的各种wap网站、和客户端效果相似但缺乏富交互效果的web app和基于各种操作系统的客户端。

dianp taobao

以手机端产品相对完善的淘宝和大众点评网为例,纯文字版的wap1.0网站,wap2.0分为标准版和炫彩版和兼容触摸屏手机的web app版。基于浏览器的开发不得不考虑到各种浏览器对html代码、js和css的支持度,难度低但很繁杂,适合以内容为主并不依赖手机硬件的产品。

从客户端下载量来看,大众点评网的手机产品更成功,用户有在手机端使用基于地理位置搜索信息的需求。而淘宝手机产品像是互联网衍生产品,除了目前应用还不是广泛的语音的二维码,没有手机端特有的产品形式。查看商品需要耗费大量的图片流量,用户反复查询对比商品的的需求更强,不合适购买差别较大的商品。彩票、充值和游戏点卡等信息少和娱乐性强商品更适合在手机端利用琐碎时间即时购买。因此,目前只做wap网站和web app也能满足大部分需求。

dianpp

不过两者的缺点都是功能性太强,缺乏新闻和娱乐性内容,大众点评网如果能把质量不错的内容转成类似与周末画报app,或许用户在打发时间的时候浏览,增加产品使用时间和用户粘度。商品反复查询不适合手机,但适合随时随地直接查询个人账户或者记录已收藏的信息。

3-2009_monterilla 3-2009_pleasefix

链接密集的显示在手机上不适合手机点击,有了操作方便的平移手势,上下滚屏更容易,页面可以设计的更长。其页面显示类似于手机客户端,视觉效果更好,但web app不适合新闻类高密度信息这样只有内容,缺乏任务型操作的产品。

相关资料:

设计的复用

技术上有软件复用的理论,作用在于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花费,其中包括了代码的复用、设计的复用、分析的复用和测试信息的复用。复用的思想是相通的,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等领域中都有所体现,只是在各个领域中表现形式和运用方式不同。

日常生活中最低俗但有效的广告设计复用恐怕要数脑白金的广告,每年都是同样的人物角色和广告词。设计优秀有绝对伏特加的广告,对酒瓶外形的不同展现方式,达到的效果是即使只有酒瓶的线条,也能让人联想起产品。

20090801185659798739

建筑中的哥特式、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等设计风格也具备统一的外形特征和设计理念。具体有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对水泥和光源的独特运用在整体的几何形体中。

1250139237706_000

工业设计中有Palm和Apple的造型设计,Palm虽然产品销售并不成功,但是宛如鹅卵石的造型设计还是给人留下深刻影响。Apple产品的统一铝合金的一体式机身,避免零部件的外露,对机械主义的极端反叛。

20080114_palm_01

设计领域中可以找到大量的案例,这些对设计作品的事后诠释都离不开复用的概念。在界面视觉设计中,有对颜色和形状等的重复利用,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品牌影响。但是在交互设计和更新的信息架构还没有这样科学的设计理念,这些发展不到三十年的学科还处于早期的试错阶段。如手机交互设计,还处在“形式追随功能”解决技术可行性的琐碎难题中,在没有实现标准化设计之前,难以无法抽身去研究更多的设计可能性中,也不会形成更多差异性的设计风格。

但总结设计中已有的复用思想,推及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可以得到以下方法:

  • 对已有元素的利用。如果自定义的控件无法达到更好的效果,使用自定义控件。
  • 提取某个高质量的元素放大到产品形式整体特征。
  • 对单元元素重复使用。使用组件化的设计元素,能够强化品牌形象,减少用户的认知成本。
  • 谨慎增加新元素。如增加新功能,先考虑已有元素是否能完成该功能。增加新元素的前提是已有元素的作用已被发挥到极致。如在手机客户端中增加提示信息,那首先想到的是否是程序太复杂设计的让用户难以理解。

如何写设计类文章

现在微博很火,能继续坚持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少,仅存的设计类博客大多都在往专业化发展。写文章是个技术活,和做设计一样都需要练习,但这可不是设计师擅长做的事情。

设计师的第一表达方式是视觉,绘制零碎但有趣的设计草图更符合设计师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写文章需要中心思想和语言组织能力,设计师宁可多花几张图,也不想难产式的写文章。

dsadsa

但写文章对设计师的能力提高确实有帮助,能灵活运用感性的设计思维和严谨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能成就设计师。就像小学考试一样,你数学满分,但语文零分,别人数学和语文都八十,成绩自然比你好。当大家都发展到同一水平的时候,取胜的关键在于综合素质。

综合成绩好的人当了领导,设计能力好但综合素质一般的当了首席设计师,只有设计能力的同志只能继续当设计师了。我的意思是当设计能力已经比较突出时,应该考虑提高其他能力,如学习技术、运营和锻炼沟通能力等等。

国内优秀的设计博客多是大公司的设计团队共同完成,起到很好的品牌推销的作用。设计师个人博客也不乏优秀者,但写博客要有思路有精力有毅力,很容易沦为资料转帖和个人发牢骚。这符合设计行情,学工业设计时,只有欧阳应霁的散文式设计文章和建筑类文献具有可读性。看了所有的枯燥的设计理论书,对设计能力的提高几乎没有帮助,看了欧阳应霁的书顿然开窍,原来做设计是件那么轻松有趣的事情,之后做设计获了三个比赛的小奖项。

个人写设计类文章也快有三年时间,在读研期间已有写论文的习惯,不善于表达,但对这类分析式的写作自有些心得,写作技巧有:

  1. 善于美图。设计的第一印象就是视觉效果,设计师不会选插图,只能让人怀疑审美是否有问题。精度不够、有锯齿和水印的图片不要用,宁缺毋滥。
  2. 减少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虽然个人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确实有伤阅读体验。如iPhone中的P要大写。
  3. 增加阅读量和翻译。多阅读专业文章,学习别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专业词汇。翻译专业文章也是锻炼个人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翻译时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的意思。
  4. 避免无意义的词汇。比如“众所周知”“好像”和过多的“了”,这对阐述没有任何帮助。
  5. 避免口语化。如果你只想表达想法,口语化流水线式的表达也无妨。如果想走专业化,第一篇文章就要遏制这种不良表达倾向。就像做设计,庸俗之后永远庸俗。
  6. 使用列举。如这样1-8的列举等对阅读体验非常好,容易抓住表达的重点。
  7. 排版。没进过排版的文章、邮件和需求文档看起来很累。
  8. 关注核心问题。工具和软件之类只是辅助工具,个人精通3D建模工具Rhino,还教过这门课程,但这对工业设计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关键作用。

但要想写出有想法和有深度的文章,这还不够,写出好文章是因为对设计的理解够透彻,对设计细节的精益求精。如写分析类的手机交互设计文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段落:

  1. 提出问题。文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项设计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2. 研究其他产品。不知道怎么做之前,先看看别人怎么做的。虽然手机交互设计的资料非常少,但是你遇到的问题,也许在PC操作系统、网页产品和其他同类手机产品也遇到过,可以借鉴它们的解决思路。
  3. 分析方案。根据学习和自己出的解决思路,明确罗列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这辈子不可能只做一个产品,除了客户端之外还有各种wap和web app、除了手机交互设计还有视觉设计、用户研究和信息架构,尽量彻底地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
  4. 下结论。最终的方案是否有效解决了最初提出的问题。不要寄希望每次提高一点,完全可以花一个星期写一篇文章,水准要高,从文章中也能看出一个人做设计的思路是否清楚。

如果你有个写的不错的设计博客,当找工作时,就会知道平时点滴的积累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了。

再扯远一点,现在互联网出名的设计人士和各大公司的设计部门老大大多00-02年入行,已具有八到十年的工作经验,这也符合《异类》中关于时机的理论。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今年入行时最佳时机。入行太早,激情消失殆尽或者个人发展模式已成型,入行太迟,已经失去学习和试错的最佳时间。所以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公司没有相应的职位培训,也要自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