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立翻译小组?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我写的博文越来越少,译文占了很大的比例。

时代在变,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少,看看2009年和自己一起写博客的朋友大多已经不更新了。一方面说明大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工作上,另外一方面是出现了微博和公众帐号等新的平台。Google Reader关闭之后,通过rss订阅来访的读者急剧下降,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发生改变。曾考虑到开设公众帐号,需要耗费精力维护,这些文章也不适合公众帐号。

想获得大量的关注,写初级知识或转发资料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用户体验?》被转载的次数最多(强烈鄙视转载不注明出处的网站),但这不是自己喜欢的。希望能继续研究前沿性的设计知识,学习是无止境的,这是最初写博客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研究生导师蒋晓老师邀请我在母校担任第二导师,协助带研究生。可惜自己没有职称,无法满足学校的硬性要求,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08年左右在学校研究交互设计时,资料极为匮乏,完全无法满足学习所需。去年年底回趟母校,与研究生做交流,发现学生掌握的设计资料还是很少,故而组织学弟学妹们成立翻译小组。

翻译小组有几点好处:

  1. 开阔眼界。在我看来,优秀的设计资源外文占绝大多数。学会从国外网站获取信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2. 关注前沿。除了那几本中文经典书籍,还有很多没有翻译成中文的优秀设计类书籍。只看中文资料,获取到的信息会滞后国外2-4年。
  3. 授予鱼不如授予渔。帮助大家掌握学习的方法。翻译时有意选择几个方向,教会他们如何专注一个方向并通过搜索找到更多的资料。
  4. 精读。翻译时,速度很慢,强迫大家精读。翻译是很效的学习方式,为了理解资料中的观点,不得不先了解基础设计知识,对形成知识结构有一些帮助。
  5. 学习写作。翻译资料,可以学习作者的如何总结和阐述观点,对写毕业论文有帮助。
  6. 督促学习。这就像自己早期写博客那样,任何事情贵在坚持。这些资料不断地积累,对后续的学生入门有非常大的帮助。

研究在于“新”,关注移动设备交互设计、信息架构、为儿童设计、用户研究,数据分析和产品设计的最新趋势;学习设计方法和理念,如精益设计、情感化设计、品牌设计和用户体验策略等;还有新的领域,如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和智能电视,这些领域让人兴奋。期望几年之后,这些学生可以从事相关领域的设计工作。

加入我们:如你对翻译小组有兴趣,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在职和校学生都可以,联系邮箱:chuanqingdai#gmail.com(#换成@)

design school

另外,我的母校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现在总计近百名的交互设计方向研究生,有比我更优秀更有潜力的设计师。如果你的设计团队正在考虑进行校园招聘,不妨考虑去这所学校宣讲。

声明:未经许可,本博客内容禁止转载。

十个常见的可用性度量误区

measuring

本文摘自《Measuring The User Experience》,作者:Tom Tullis和Bill Alibert,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刘兆峰翻译。本书是探讨量化用户体验,有兴趣可以购买和阅读中文版《用户体验度量》。

仅供学习研究之用,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关于可用性度量的问题,业内人士对此在看法上也存在着很多误区。这些误区可能来自于对度量方法缺少体验缘故。也许这些误区是来源于负面的体验(如来自营销领域的某些专家对你的样本容量指手画脚,吹毛求疵)或其他的可用性专家抱怨的度量有多么的麻烦,多么浪费资金。

归根结底,这些误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无足轻重,重要的是要将事实与虚构区分开来。我们围绕可用性度量的问题列出了十个最常见的误区,对应着举了一些例子来一一解释。

误区1:度量数据收集耗时长

最好的情况是,可用性度量可以加速设计过程,在最坏的情况是,它至少不会应影响总体产品的交付时间。度量作为产品正常迭代时可用性评估过程的一部分来说,数据收集是迅速而简易的。项目团队成员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全面的调查需要一个启动过程,你要连续两周在实验室进行测试,收集用于可用性度量基本数据。

事实上,有一些非常简单的可用性度量数据可以在你日常测试的过程中收集到。在每一个可用性测试开始或结束时多问几个额外的问题不会耗费多少时间的。可以让参与者可以快速回答一些关键问题,当作是问卷里典型的背景问题或后续活动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继续阅读十个常见的可用性度量误区

书面头脑风暴法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孙启玉翻译,作者:Chauncey Wilson,查看原文

当一个团队打算为新产品产生创意或试图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经常听见那个嘹亮的号角,“让我们头脑风暴吧!”你召集一群人来,阐明头脑风暴的基本规则(不许批评,欢迎疯狂的想法,结合想法产生新的创意)接着让人们一次一个喊出自己的想法。

头脑风暴通常是构思的首选方法,但是它有很多问题,从参与者对评估的恐惧到过程的连续性——一次只有一个想法。“书面头脑风暴法”(Brainwriting)是对面对面头脑风暴的一种简单替代或补充,并且它往往会在更短的时间产生比传统的头脑风暴更多的想法 。

什么是书面头脑风暴法?

当我在教授“原型与交互设计”这门研究生课程时,我会以创意生成方法开始一节课。因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著名并且流行的技巧,通常情况下,我会用一个关于如何做好头脑风暴的讨论开始,这是非常困难的,于是采用“书面头脑风暴法”就成为了一个有效的,并且有时是替代头脑风暴的首选方法。“书面头脑风暴法”可能有点好笑,因为大家对它都很陌生。

“书面头脑风暴法”很简单,你不是要求他们(按照一个有序的过程)喊出想法,而是让参与者花几分钟的时间在纸上写出关于某个特定问题的创意;然后,让每一个参与者把他们的想法传给其他人,使其阅读并增加新的想法。几分钟后,你继续要求参与者把他们的纸张传给别人,并重复该过程。经过10到15分钟,你就可以收集这些纸张并张贴出来直接讨论了。

根据我的经验,通过“书面头脑风暴法”产生的想法往往会超过你从面对面的头脑风暴中期望得到的数量,因为你已经减少了几分焦虑,十几个人在随后的并行过程中可以同时添加项目,并且减少了头脑风暴中额外交流的时间,从而节省了创意生成时间。

brainwriting-4-opt

如果你让参与者“书面头脑风暴法”的话,他们可以同时产生许多想法,而不是每次一个。(图片来源:opensourceway

继续阅读书面头脑风暴法

解析体验地图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曾丽霞翻译,作者Chris Risdon,查看原文

在过去几年里体验地图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意识到了跨领域间体验的关联性。在洞察服务接触点的变化方面,体验地图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创建体验地图时,我仍然意识到目前缺乏高水平参考文献。例如,当有人问我体验地图时,我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近两年前nForm发表的文章。不过,我相信体验地图的重要性超过了他们的流行性。

我经常被询问如何定义一个好的体验地图。你可以认为体验地图是可传送的。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模型。它是一个人造物,用来说明一个人在使用一个产品或是一个服务时的完整体验。

但它不只是对用户使用过程的说明。它也不是一个服务体验蓝图,体验蓝图显示的是关于系统如何运转的大量细节,用来验证,实施和维护系统。

RailEurope_CXMap_FINAL.001

欧洲铁路公司体验地图

继续阅读解析体验地图

观察一个用户是否比不观察更糟糕?

本文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谭伊曼翻译,作者:Jeff Sauro,查看原文

眼见为实,观察是在研究用户与产品交互中极少数,比看那些专业的报告或者汇报更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

但是,如果在一项可用性测试中,调研人员只有观察一个或两个用户的时间,那怎么办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观察一些用户比一个都不观察更糟糕呢?

只观察一个比不观察更糟糕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调研人员,如产品开发人员或设计人员,他们找到5个用户来进行测试,而这几个用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时没有感到任何的疑惑和困难,他们便会错误地从这5个用户中得出结论:所有的用户在使用该产品时都没有问题,并会认为该产品已经很优秀了。

两个用户的模式

为了避免这种对单一用户调研而产生片面的结果,一些研究团队便制定了简单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他们会问,或在某些情况下要求观察多个用户的使用阶段。如果调研人员只能观察一次,那么这比什么都不要观察糟糕的多。

如果所有可用性测试都是按照计划来进行,而其努力的结果与曲解是相一致的,那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规则。至少有两个用户的话,你会看到不同的用户与软件的交互方式,也能更全面概括出用户行为是怎么样的。

继续阅读观察一个用户是否比不观察更糟糕?